2024年台灣全廠區回收水量達250.62 百萬公升,較2023年增加1%
用水類別及水量統計(百萬公升)
包材事業體WUR指標 (用水量(度)/百萬營收)
可望藉由節水、環境保護等成效,提升公司在市場中的永續競爭力。
包材事業體整體WUR指數
51.93降為0
飲料事業體WUR指標 (用水量(度)/成品(千公升)
飲料事業體自2022年至2024年整體 WUR 指標自3.55下降為3.41,顯示水資源再利用管理具有一定成效
飲料事業體整體WUR指數
3.42降為0
水回收利用情形(百萬公升)
廢污水管理(單位:百萬公升)
各廠廢水經處理符合納管排放標準後分別納管於台中工業區及台中港科技產業園區內之污水下水道,經 各園區污水處理廠處理後,最終排放至烏溪流域及安良港(台中港內港),除雨水外,廢水皆無直接排放 地面水體,在廢水排放相對於河川環境衝擊降低,公司已制定相關緊急應變程序,並定期安排廢水相關 洩漏訓練及演練,以避免異常排水造成污染情形。
2021年進行水源脆弱性評估並訂定行動方案,在枯水期實施水回收與外購等措施。
風險描述 | 緩解行動 |
---|---|
區域水資源:
|
限水時:
|
供水持續性: 區域性施工挖破管路或颱風造成 水質異常及水源短缺 |
|
耗水費徵收 | 推動製程水回收,協調客戶提高單批次生產量 |
利益相關方-水質、環境問題 | 符合臺中港科技產業園區污水納管標準:BOD ≤250 mg/L、COD ≤450 mg/L、 SS ≤250 mg/L 及其他排放指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