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資源與廢污水管理

2024年台灣全廠區回收水量達250.62 百萬公升,較2023年增加1%

用水量
(百萬公升)
 
廠區用水概況
  • 宏全包材廠(台中廠、台中二廠)位於西屯,飲料廠(無菌一、二、三廠)及自貿廠位於梧棲,水源自鯉魚潭水庫、石岡水壩及地下水。台中廠以地下水供空調與製程冷卻;梧棲廠與無菌廠全年用自來水,夏季及旺季(4–10 月)用水量增加。廢水經處理達放流水標準後排入園區下水道。

用水類別及水量統計(百萬公升)

來源 \ 事業體 2022 2023 2024
包材 飲料 包材 飲料 包材 飲料
自來水 104.89 1,415.50 120.17 1,476.84 146.09 1,559.59
地下水 141.75 - 144.84 - 118.79 -
合計 1,662.14 1,741.84 1,824.47
 

包材事業體WUR指標 (用水量(度)/百萬營收)

可望藉由節水、環境保護等成效,提升公司在市場中的永續競爭力。

包材事業體整體WUR指數

51.93降為0

 

飲料事業體WUR指標 (用水量(度)/成品(千公升)

飲料事業體自2022年至2024年整體 WUR 指標自3.55下降為3.41,顯示水資源再利用管理具有一定成效

飲料事業體整體WUR指數

3.42降為0

水回收利用情形(百萬公升)

類別 年度
2022年 2023年 2024年
冷卻水回收 0.66 1.71 4.37
製程廢水回收 0.12 0.26 0.53
RO 回收水 200.19 206.42 197.23
儲水桶回收 1.57 1.88 1.55
儲水桶回收 28.64 38.58 49.95

廢污水管理(單位:百萬公升)

 
廢污水排放量
  • 2024年廢污水總排放量1,109.82百萬公升( 比2023年增加5%),總總耗水量714.65百萬公升(比2023年增加4%)。
  • 持續監控廢污水量、水質並檢測COD 有機物濃度。飲料事業體廢水產自清洗與茶渣脫水程序,經生物處理達標後排入園區下水道。各廠依水污染防治辦法,每半年檢測並完成申報作業,2024年皆符合標準。

各廠廢水經處理符合納管排放標準後分別納管於台中工業區及台中港科技產業園區內之污水下水道,經 各園區污水處理廠處理後,最終排放至烏溪流域及安良港(台中港內港),除雨水外,廢水皆無直接排放 地面水體,在廢水排放相對於河川環境衝擊降低,公司已制定相關緊急應變程序,並定期安排廢水相關 洩漏訓練及演練,以避免異常排水造成污染情形。

用水/節水措施計畫

2021年進行水源脆弱性評估並訂定行動方案,在枯水期實施水回收與外購等措施。

風險描述 緩解行動
區域水資源:
  1. 枯水期飲用水短缺
  2. 無菌飲料廠用水密集度佔台中
    港園區38.78%

限水時:

  1. 建立預警機制並密切關注政府公告
  2. 黃燈減壓時,協調客戶與調整單批次與生產線產能
  3. 監控園區水塔進水量並機動調整排程
  4. 協調客戶提高單次批次量以減少切換頻率
  5. 建置外購水源管道與水回收再利用措施
供水持續性:
區域性施工挖破管路或颱風造成
水質異常及水源短缺
  1. 儘速調查水質異常狀況,並回報給自來水公司協助改善
  2. 依原水濁度警報或停止供水等因應措施
  3. 建立外購水源管道
耗水費徵收 推動製程水回收,協調客戶提高單批次生產量
利益相關方-水質、環境問題 符合臺中港科技產業園區污水納管標準:BOD ≤250 mg/L、COD ≤450 mg/L、
SS ≤250 mg/L 及其他排放指標